发布时间:2020-08-11 09:48:50
一个省级贫困村,在2017年甩掉贫困的帽子后,逐步将工作重心转向乡村振兴,被列为澄江市乡村振兴试点之一。
背靠“藏宝地”的省级贫困村
澄江市龙街街道梁王社区前临梁王河水库,背靠梁王山。梁王山相传为元末明初梁王屯军和藏宝之地,并由此而得名。
进村道路
背靠“藏宝”之地,长期以来当地群众却没能实现脱贫致富,还曾被列为省级贫困村。梁王社区距离澄江市区10多分钟车程,曾经道路狭窄、行车不便,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提高。2006年之后,特别是近年来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各级党委政府、对口联系单位、爱心企业等不断加大支持和帮扶力度,陆续实施进村道路硬化、乡村公路改扩建、机耕路修缮等基础设施项目,以及人居环境整治、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大力扶持产业转型发展,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甩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2018年,建档立卡户96户355人实现全部脱贫。
土地变资产 农民变工人
梁王社区在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的同时,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村外的生态河道
梁王社区位于抚仙湖主要入湖河道梁王河上游。土地流转休耕轮作既是保持抚仙湖I类水质、减少入湖污染负荷的重要举措,也为梁王社区群众带来了土地流转租金收入。
梁王社区党总支书记李海坤告诉记者,社区共有3760亩土地流转,受益农户335户103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6户355人,贫困人口土地流转收入人均达15132元。
土地流转后,梁王社区抓住实施“森林抚仙湖”项目的重大机遇,突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引导、协调、服务作用和党员的带头作用,引导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增加资产收入、解放劳动力获得务工收入、实施林业综合体建设带动产业转型发展。此外,社区通过持续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鼓励村民外出务工或就近务工。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有普通劳动力的210人,其中外出稳定务工6人,短期务工有180人。
紫薇林下种菊花 千亩经果引蜂来
一条条山间坦途蜿蜒在梁王社区5个小组内外,而今,该社区每个小组都已实现道路硬化。乡间路边成片的紫薇花开得正热闹,紫薇林下今年试种的富贵菊吮吸着雨露,呼吸着山风,生枝吐叶,再过几个月有望开花。
改造提升后的石门小组像城里的公园
据了解,梁王社区被澄江市委市政府确定为乡村振兴试点后,将以此为契机打造生态宜居的梁王社区。争取到石门、沙坝2个小组共计400余万元项目资金,启动了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目前,石门项目6月已完工,沙坝小组正在施工。完工后的石门小组新建了篮球场、文化休闲长廊,路边花团锦簇,乍一看以为到了城市小区。
新建的健康步道
梁王社区还规划种植樱桃1500亩、杨梅1500亩、苹果500亩来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约20公里的林间徒步栈道,将扶持10户左右的民宿及农家乐来推动乡村旅游,打造全域化、全天候、沉浸式、体验式现代乡村田园旅游社区,实现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掩映在紫薇林中的民居
花香引蜂来。经果林的发展,为蜜蜂提供了蜜源。部分农户因地制宜,在村里养殖蜜蜂(蜜蜂养殖20户,约570箱)、胡蜂(胡蜂养殖2户,20窝),拓展了增收渠道。
乡村振兴蓄势待发
李海坤表示,目前,梁王社区乡村振兴规划及实施方案正待批准。梁王社区欲以澄江“三个国际化城市”目标定位为努力方向,以康体养生为品牌,全面推动梁王社区乡村振兴。
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民增收为主线,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机制创新和社会协同,打造以农民为主体、产业发展为核心的梁王社区乡村振兴美好愿景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编辑:澄江编辑 审核: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