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1-12 18:12:19
据中国文明网的消息,中央文明办11月10日公布《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城市名单和复查确认保留荣誉称号的前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澄江市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是最具竞争力的金字招牌,创建工作的成功是澄江市上下三年奋战的成果。如今的澄江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功能、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文明程度、市民素质和宜居指数大幅提升,老百姓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创文带来的好处。
翠竹湾市场是澄江市城东居民的“菜篮子”,也是广大农村群众交易农副产品的集散地。改造后的翠竹湾市场建筑面积4380多平方米,规划合理,分区经营,经营摊位比以前多出15%-20%。此外,市场内还统一了建筑风格,这样的改造不仅让整个市场的颜值提升了,而且经营更规范,市民的采购也更方便了。
采访:经营户 张义
以前在下面的市场是露天的,我们自己打伞,那个基础设施就比这个差多了。
采访:市民 张跃东
现在这个市场比以前干净卫生,商品也整齐,价格又透明,看着到处都清清爽爽、干干净净。
位于凤翔路的云珠小区建盖于1996年,共有住户96户270人。过去,由于建盖时间久,小区内环境脏乱差现象突出,居民居住品质低。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后,澄江市投资300万元对小区进行改造,内容包括场地道路硬化、划定停车位、新增公共文化设施、安装充电桩等。经过改造后的云珠小区环境变得干净整洁,管理更加有序,住户的居住舒适度和幸福感有了跨越式提升。
采访 :云珠小区居民 李德生
小区改造改好了,一是环境好了,二是路面也改好了,三是楼道也改好了,透明透亮的,也粉刷好了,现在住着也舒服了。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筋骨”。创文工作开展以来,结合“三个国际城市”建设,澄江下大力气补齐短板,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主干道“增绿添色”、交通秩序整治及市场秩序整治的力度,改造老旧小区90个,路面提升改造面积3.3万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清查临违建筑4190宗,径流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采访:澄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 杨诚
城市精细化管理日趋完善,此前对建成区的管理比较粗放,失之以宽,(创建工作开展以后)我们城市的管理从便民高效、保洁等等很多工作都取得了全方位的提升。
创文工作需要“硬实力”与“软实力”齐头并进。为了让文明的“软实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澄江市取缔持续近20年的非法载客“三轮车”3000多辆;增加城市公交车40多辆;持续开展“三非”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大市场秩序治理,推进“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通过下足绣花功夫,用心做细做实城市精细化管理文章。
采访:澄江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 何国强
针对城市管理中的一些难点、痛点问题,从以前的突击型、粗放式、硬着陆,已经向精细化、规范化、人性化、科学化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
“全民共建共享,全城向上向善”。目前,澄江市已有205支志愿服务队共计2.1万名注册志愿者。创建活动开展以来,通过开展榜样示范引领、志愿服务和共建共享等活动,带来了城市品质的提升和市民文明素质的进步。
采访:市民 李瑜
每个人都可以站出来,成为文明澄江的标志,环境提升、人文素养提升,市民的精气神也提升了,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就像建房子一样,每个市民都去添砖添瓦,把它盖成高楼大厦。
自2018年开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澄江市紧紧围绕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总目标,下足绣花功夫,扎实深入开展了一系列文明创建活动,随着创文工作的不断深入,如今的澄江市,城市功能、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文明程度、市民素质和宜居指数大幅提升。
采访:市民
现在做的是无论去哪里都是很干净,所以卫生还是比较可以的。紧接着就是这些年,各处的基础设施也还是做得好的,道路呀这些,不像以前乱停乱放,做什么去哪里也是很快,也很方便,所以澄江这些年的变化确实大的。
采访:市民
澄江现在建设的越来越好了,比较适合宜居,生活也比以前提高了很多,环境卫生比较干净整洁,公园里我们也经常来走走,吸收点新鲜空气,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是比较清新的,比较适合宜居。
创文工作永远在路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是刮阵风、走过场,文明创建会常抓不懈。今后,澄江市会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建思想,查找问题和不足,扛起责任,夯实基础,全方位无盲区的将创文各项惠民措施常态化抓实抓细,高标准、高品质的展示我们城市美好形象,以创建成果推进“三个国际城市”建设,真正让澄江这座美丽城市熠熠生辉。
编辑:郝梦婷 审核: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