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04 08:31:32
自抚仙湖径流区土地流转休耕轮作实施以来,澄江市在推进绿色生态农业,转型升级发展过程中积极培育高原特色农业经营主体,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在右所镇旧城村委会的田间地头,大片蚕豆迎风摇曳,鼓鼓的豆荚挂满枝头,工人们采摘、运送、装车,一片繁忙景象。种植户孔令荣去年加入澄江市富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承包了400多亩土地种植蚕豆,今年3月开始进入大规模的采收期,孔令荣介绍,按照当前的产量和价格,今年能有个好收成。
蚕豆种植大户孔令荣:“今年我种植了404亩,目前效益还是可以的,我们之前签的合同是2.5元至4元每公斤,但是根据我们现在的模式操作下来,可以全部突破6元每公斤,400亩产量应该在500吨左右,按照今年的行情来说,产值总的能够达到300万元。”
孔令荣说,这是他第一年种植蚕豆,从前期承包土地到给种子催芽、种植、管护等环节都少不了合作社的帮忙,当天采收好的蚕豆也将由合作社统一销往上海,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据了解,目前该合作社共吸纳社员90余户,其中14户种植大户发展蚕豆种植1500余亩,通过采用“合作社+公司+农户+订单”的经营模式,为种植户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种子,保障了种植户的利益,同时解决了农作物销售难的问题。
澄江市富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黎明:“我们合作社成立的初衷就是一起抱团种田,合作社成立以后我们搭建了一个平台,组建了一个专业种田的团队,聘请了一些种田的专家、老师,在合作社与种植大户进行交流。”
规模化的蚕豆种植在播种、管护和采收阶段都需要大量工人,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带动了部分群众增收。
蚕豆种植大户孔令荣:“在种植、采收高峰期,我400多亩的地需要120人至130人左右,总的按照400亩的人工工资来算,光人工工资要到1500一亩。”
蚕豆种植基地工人苗世雄:“从土地流转以后,我基本都是打工,后来他们承包了四百多亩地,要种蚕豆,就找我来给他们管理豆子,现在每天收入是100元钱,每天供一顿早饭。”
据悉,近年来,澄江市把耕地轮作与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有机结合,推广烟豆、稻豆轮作模式1.5万亩,推进绿色生态农业转型升级发展;同时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基本形成。截止2021年底,澄江共培育各类农业重点龙头企业19户,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14个,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户4.55万户,年户均增收2560元,带动农户14263户,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澄江市富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黎明:“下一步我们打算,把这个蚕豆打造成具有澄江特色的绿色品牌,按照政府的要求,多租一部分田进入我们合作社,纳入统一管理,在政府的引导下,把优质的土地资源通过我们合作社这个团队,加上全体合作社社员一起努力,转换成经济效益。”
全媒体记者:张婷 耿钰
编辑:澄江编辑 审核: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