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区新闻网
  1. 首页
  2. 推荐头条
  3. 正文

研学 | 在澄江遇见不一样的诗与远方

发布时间:2023-04-28 17:44:36

今年春节以来,澄江市持续掀起研学热潮,一批又一批的研学团队走进澄江,近距离感受抚仙湖自然景观之美和世界自然遗产帽天山之谜,在行走的课堂中亲近自然,探索多彩世界。

微信图片_20230428143912

微信图片_20230428143926

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来自宜良县第三中学的900余名师生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开启了一场与古生物对话的探秘之旅。穿过“寒武纪海底隧道”,从“人类远祖”昆明鱼到栩栩如生的恐龙化石与模型,从远古生物到现代生物,从标本到活体,5亿多年的生命演变,让大家惊叹不已。

宜良县第三中学学生王伟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贝林厅,它里面展现了极地、鸟类、荒原等8个动物场景,呈现了世界上200余件珍稀的动物标本,让我了解到了生物多样性的知识。”

微信图片_20230428143930

宜良县第三中学学生谭赵睿静说:“特别的有趣,并且很有意义,认识到了从鱼到人的演化过程,并且通过近距离观察化石,也感受到了生物多样性之美。”

微信图片_20230428143936

微信图片_20230428143938

研学活动的开展,让师生们在了解澄江化石的基础上,探寻生命大爆发的奥秘、拓展知识面、也体验到了不同的自然及人文环境。

宜良县第三中学教师刘斌说:“学生在化石博物馆认识了生命的起源,认识生命的过去,才可以更好地把握未来。通过研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可以拓宽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微信图片_20230428143941

微信图片_20230428143942

作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以澄江生物群为核心研学资源,打造独特的、知名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研学品牌。通过与多家院校合作开展研学活动,组建研学团队,开发多学科课程,设置展厅小课堂、野外化石采集、室内化石修复、科学+艺术手工等丰富的研学项目,目前共开展了300多次自然、哲学、人文、社会等综合性的研学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研学团队的青睐,据统计,今年春节以来,到博物馆参与研学活动的人次有近2万人。

微信图片_20230428143945

澄江奇元文化旅游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琳说:“鉴于我们的现有资源,陆续还要给更多的青少年提供相关的科普以及实践的研学,带动青少年对古生物、对自然的兴趣。”

微信图片_20230428143947

微信图片_20230428143948

暂别了与古生物对话的探秘之旅,师生们来到了位于我市东浦路中段的一农庄内,开展农文旅研学活动:“埋锅造饭”。在地上挖坑置锅做饭,新鲜有趣,但这也给不少第一次生火做饭的学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活动现场,学生们干劲十足,一个个化身“小厨神”的模样,大家分工合作,洗菜、捡柴、生火、炒菜、体验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快乐!

微信图片_20230428143952

微信图片_20230428143954

据了解,自春节过后,以马房村风筝研学、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古生物研学、农庄农文旅研学为主的研学活动备受各研学团队青睐。越来越多的研学团队走进澄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与远古生物隔空对话,在行走的课堂中探索更为多彩、丰富的广阔世界。

记者:杨沛承 贺萍


编辑:澄江编辑   审核: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