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区新闻网
  1. 首页
  2. 经济
  3. 正文

良性循环,让“肥水”不流外人田!

发布时间:2023-08-24 09:59:45

今年以来,龙街街道万海社区通过“村办企业”+民办企业合力营运模式,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在156.57亩撂荒土地上,打造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和高标准农田尾水收集循环利用体系,形成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

微信图片_20230822200538

走进万海社区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上百亩蓝莓及套种的粮食作物,郁郁葱葱、长势良好。

微信图片_20230822200538_1

基地工人穿梭其间,布设灌溉管道、调节大棚室温,大家都在各司其职。

微信图片_20230822200538_2

微信图片_20230822200539

据介绍,基地中的每个大棚都设有1个无渗漏尾水收集池,每次灌溉后剩余的水肥,可通过蓝莓植株下面的尾水收集坛,顺着管网汇入尾水收集池,再通过提水泵站,进入水肥一体化管理控制中心,实现尾水全收集、全利用。

微信图片_20230822200539_1

基地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自动控制灌溉和肥料投放,相比传统农业可节约30%至50%的水肥,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澄江绿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员郭杰说:“不同的品种水肥量的需求不一样,经过设定,做到自动化的施肥。所有的灌溉通过我一个人就可以控制下来,水肥灌溉完以后通过收集剩余肥料,再分析它的含量,通过过滤实现循环使用。” 

基地还在围绕蓝莓地布置的带状观赏区,种植了32.3亩荷藕,可收集初期雨水和上游农田尾水,净化循环利用。

微信图片_20230822200540

通过“村办企业”+民办企业合力营运模式,万海社区与企业合作,将壮大村集体经济与保护抚仙湖生态农业基地一体推进。基地建设和日常管护大约需要100名工人,日均工资120元至180元,等到摘果期每天需要工人400名左右,可带动部分群众就业。

澄江绿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艳武说:“以目前苗木的长势,我们3月份种下去,到12月份以后开始挂果,基本每株可以采果3到4公斤,按照去年的蓝莓价格,平均每公斤100多元,每亩基本收入可到10多万元。” 

万海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孙奎说:“社区和企业的合作方式是把这里100多亩的蓝莓地以每亩850元的管理费给我们社区,这也是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收入之一,基地建成后平时的用工都是优先考虑社区群众,所以对群众务工、促进群众增收起到了一定作用。” 

记者:童纳 张婷


编辑:澄江编辑   审核: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