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07 11:40:33
9月3日,2023第七届全国羊肚菌大会在澄江举行。来自各地的食用菌专家、学者,食用菌企业、合作社、种植户代表等齐聚一堂,交流研发成果,探讨市场趋势,促进羊肚菌产业健康发展。
据悉,第七届全国羊肚菌大会由中国菌物学会、云南省野生菌保护发展协会主办,中国菌物学会羊肚菌产业分会、澄江市人民政府、玉溪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易菇网、云南省真菌多样性与绿色发展重点实验室承办,大会为期3天。来自墨西哥、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世界羊肚菌栽培:历史、挑战与展望,中国羊肚菌工厂化栽培初探,中国羊肚菌外营养袋栽培技术最新进展及风险防控,羊肚菌稳产高产栽培关键问题研究进展,羊肚菌标准化菌种保供体系建设等内容做主旨报告,并实地参观澄江市左所羊肚菌工厂化种植基地。
大会的举办,为澄江羊肚菌种植产、学、研、政合作交流搭建了平台,对澄江羊肚菌产业发展,促进产业技术提档升级,探索“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社会稳”的乡村振兴之路有积极促进作用。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杨祝良:第七届羊肚菌大会在澄江召开,毫无疑问对于澄江或者对于玉溪了解羊肚菌、认识羊肚菌的价值是有重要意义的。对于如何在澄江开展食用菌栽培,以及野生食用菌利用,应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同时,我们能够利用这个时机,让大家知道这个小蘑菇它其实是可以带来大产业的。
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 郭良栋:希望澄江市从现代化工业生产、精细加工、品系开发、市场交易建设以及公共品牌建设等几个方面来发展,这样对澄江市的羊肚菌和其他食用菌以及农副产品的发展会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澄江市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破局发展为目标,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现代农业发展,做实农业组织化、基地化、设施化、品牌化文章,坚持把食用菌等特色产业作为富民产业打造,在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上狠下功夫,积极探索“菌烟轮作”模式,羊肚菌种植面积由2020年的21亩增至2022年的700亩。同时,借力中科院昆植所以及昆明食用菌研究所等科研单位解决“缺技术”“缺人才”等问题,引进赵琪科研团队,建成云南省第一个羊肚菌工厂化种植标准车间。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 赵琪:我们的团队和政府、当地企业进一步紧密结合,形成“产、学、研、政”模式,打造一个具有特色的工厂化生产平台和羊肚菌产品交易平台,种得好的同时也卖得好,一起带动老百姓持续的增收致富。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调整,澄江市将用好用活自然资源,积极探索发展野生食用菌促繁、种植、交易等产业,积极推广羊肚菌等菌菇工厂化生产。
澄江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 付俊东:通过这个大会,我们邀请到了业内的许多顶尖专家、学者,以及整个羊肚菌产业链各个领域的专家共聚一堂,帮我们澄江在今后羊肚菌产业发展上把脉问诊,提出相应的针对性的建议措施。进一步科学规划、科学组织生产等方面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记者:曾颖颖 耿梓榕 董乙泽
编辑:澄江编辑 审核: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