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区新闻网
  1. 首页
  2. 凤麓街道
  3. 推荐头条
  4. 正文

抓住移风易俗“小切口”,做实精神文明建设“大文章”

发布时间:2023-11-13 09:29:51

移风易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入点、着力点和落脚点。为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溪泉社区以“小”见“大”,不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奏响文明主旋律。

“小规约”奠定“大格局”。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打通移风易俗脉络,将服务精细化、治理体系化,为基层治理蓄力储能。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制定规范的红白事宜办理流程,每季度召开一次理事会,讨论研究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新风尚的执行情况,总结经验,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激发群众参与移风易俗工作的积极性。以培育良好家风、文明乡风为切入点,从“小规约”着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党爱国、勤俭节约、节俭办婚丧等内容写进居民公约,以规约明举止,让群众有约可循、有规可依,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风气。全覆盖成立业主委员会,将不文明、不卫生、不道德的行为用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形式写进《业主委员会章程》《小区管理规约》,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形式,强化群众自治意识,让居民群众看得懂、做得到、乐践行,形成人人遵守的良好社会风尚。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以及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带头作用,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示范引领群众自觉抵制红白喜事讲排场、比阔气、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营造良好的社会清风。

“小会议”解决“大难题”。依托由“社区党总支部+社区居委委员会+小区业主委员会+小区党支部+物业公司”组成的“5+X”多方议事协商平台,把握精神文明建设内涵,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在推进民生实事的同时,让小区事大家议,居民事居民定,联动多元力量参与问题解决,激发群众自我管理的热情和活力,提升居民自治意识,推进移风易俗走深、走实。围绕小区车辆乱停乱放、文明养犬、环境脏乱、文明祭祀、饮用水池清洗、充电桩安装、健身器材安装、房屋漏水修缮等问题进行讨论,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把握移风易俗工作特点,聚焦小区的矛盾纠纷点,依托“三官一师”工作室,组建“社区调委会+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调解队伍,以“红色庭院微党课”为载体,通过“团团坐”的方式,打破调解旧模式,实现问题联治、工作联动、矛盾联调,“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的良好局面。

“小文化”激活“大德治”。利用文化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将德治建设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最小“细胞”。发挥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双阵地”同频共振作用,以“我们的节日”为载体,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将移风易俗、生态文明、反邪教崇科学等内容用歌舞、小品、快板的形式演绎出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润物无声地提升群众对移风易俗的认识度、参与度。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为载体,结合“澄江好人”“最美家庭”“健康家庭”“文化家庭”评选,选树一批品德高尚、亲仁善邻、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榜样”,汲取榜样“内在的力量”,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教育引导群众崇德向善,明德惟馨。围绕“能人库”服务品牌项目,网罗出一支有技艺、有涵养、有文化、有爱心的“能人”队伍,以身边人带动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形式,将群众被动接受移风易俗转变为主动参与,让“能人”形成一块“磁铁”文化,吸引群众主动践行移风易俗,激励群众向上向好、向善向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溪泉社区 罗霄)


编辑:凤麓街道   审核:陈超